时间:2022-09-29 17:26:01 | 浏览:2141
商贸物流产业发达,现代服务业繁荣,三产总量和增幅始终居全市首位。图为全市最大的城市综合体——昌建广场。
医疗器械产业做大做强,被评为医疗器械产业示范先导区。图为曙光健士集团全自动化生产线。
电子信息产业异军突起。图为源德福精密模具车间。
三剑客奶业品牌享誉全国。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图为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开展讲党史活动。
食品文化小镇漯湾古镇项目。
百城提质和城市“双修”工程深入推进。图为长申玉滨河风情街区一角。
源汇区特色商业区经济繁荣,成为享誉豫中南的一张文化名片。
大力推进背街小巷、老旧小区改造等民生工程,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图为改造后的西大街。
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订单农业。图为大刘镇特色种植基地。
深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振兴全面展开。图为半坡朱村一角。
■文/王会锋 版式/付广亚
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12.5亿元,比2015年增长35.9%,年均增长6.3%;固定资产投资比2015年增长54.6%,年均增长9.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13亿元,比2015年增长26.1%,其中税收收入4.7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66.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2015年增长42.1%,年均增长7.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66.9亿元,比2015年增长48.2%,年均增长8.2%……翻开源汇区“十三五”时期的成绩册,一串串喜人的数字背后,映射出全区上下砥砺前行、致力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
源汇区全面贯彻发展新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全区上下凝心聚力,勇于担当,砥砺奋进,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实现了经济发展稳中有进,转型升级力度加大,发展难题不断破解,党的建设“严”的常态形成,共享发展亮点增多。
党建统领 激发活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小区的路平了、灯明了,活动中心也建了起来,还安装了先进的门禁系统。小区环境大变样,住在这里舒适、安全,感谢党组织!”近日,家住源汇区顺河街街道建西社区二针家属院的居民常双新高兴地说。推行“四单制”工作法以来,该街道5个社区围绕“为民务实、服务民生”主题,积极回应群众诉求,全力协调解决群众的所思所盼,做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一大批事关群众生活的难题得到了解决。
“四单制”工作法是源汇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的一个缩影。源汇区始终坚持农村和城市党建齐头并进,强化实施了村级组织“九个起来”规范化建设、“头雁引领”行动、“一联四包”制度,建成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推行了“网格化管理”“红色物业”“民呼我应红服务”等“党建+治理”模式,“三治”融合目标逐步实现。“三无”小区治理、乡村振兴、“扫黑打伞”、招商引资等工作纵深推进,管党治党全面从严,进一步夯实了社会治理根基。
源汇区牢牢把握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的工作方向,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党建工作抓具体、抓深入。夯实党建基础,抓好机构改革,优化干部结构,规范干部队伍,坚持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扎实推进“双争”活动,落实容错纠错等机制;强化党建引领作用,树牢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扎实开展基层党建工作提升年活动,从严从实抓好基层党建工作。大力开展反腐倡廉工作,深化标本兼治,夯实治本基础;强化作风建设,深化深入纠“四风”持续转作风三年行动,以“一转两提”活动为载体,实现干部作风持续好转、发展环境明显改善,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作风保障。
同时,突出机制创新,在实施“5+2”重点工作推进机制及成立五大重点工作指挥部、两个保障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五项重点工作推进和保障的基础上,完善实施“5+2+N”重点工作推进机制,推动各项工作创特色、出亮点、有位次。围绕攻坚任务项目化、具体化、台账化,建立四大班子领导分包乡(镇、街道)、县级干部代理重点项目等工作机制,对全区五项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做到目标任务、时限要求、责任主体等“五明确”,树立工作“一盘棋”思想,营造“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
蓄势聚力 打造特色产业“航母”
总投资50亿元的伟光汇通·漯河食品文化小镇项目仅用6个多月时间,便实现了从正式签约到开工建设,刷新了招大引强和项目建设的“源汇速度”。如今,在漯湾古镇项目工地,塔吊林立,机声隆隆,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沙澧产业集聚区内,高、精、尖企业扎堆集聚,高新技术企业产销两旺;特色商业区内,车辆川流不息,游人如织,神州鸟园、河上街古镇、丝绸之路淘宝街等一批“高、大、上”项目运营良好,成为享誉豫中南的一张亮丽商贸名片、文化名片。
结合全区产业实际,源汇区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抓手,围绕延链补链,补短板,强特色,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培优育强主导产业。绘制“生态打造现状图”“生态合作对接图”“产业用地供应图”“重点细分行业招商图谱”产业招商“三图一谱”,明确招商方向,找准产业定位,围绕电子信息、医疗器械主导产业,强力实施精准招商,加快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同时,建立项目签约预审、优化项目服务、考核奖惩等机制,强力推进招大引强、项目签约、项目建设攻坚行动。
重点围绕全区商贸物流、医疗器械、电子信息三大特色主导产业,聚焦生物医药产业高性能医疗器械、诊断试剂、检测仪器等,打造全省知名的生物医药生产基地;围绕电子信息产业微机及机构件、通信设备、电子产品等领域,在全省打造有影响力的电子信息产业高地;满足商贸物流产业布局中原的需求,加强与京东集团、匹克集团等知名企业的沟通对接,争取企业区域中心项目落地,打造知名企业区域性中心集聚地。大力招引总部经济、龙头企业,加强与龙城集团、古井集团、亿丰集团等企业对接洽谈,争取在重大项目招引上有突破。
同时,围绕工业经济振兴,出台扶持政策,对现有工业企业实施绿色化改造、智能化改造、技术改造,加快推进工业企业转型升级。从优化工业发展平台、加强“小升规”企业培育和健全完善服务体系入手,推动企业优化升级,不断壮大产业规模和实力,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备足后劲。
“十三五”时期,源汇区443个重大项目落地开工建设,加速释放经济增长新动能。以曙光健士集团、大森林医药集团、国药控股为支撑的医疗器械产业链条不断完善,乐通源德福科技、聚大智能、有为光电等智能制造企业不断壮大,医疗器械、智能制造两大主导产业强势崛起。
持续建强平台载体,沙澧产业集聚区、特色商业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布局不断优化。目前,沙澧产业集聚区已入驻企业96家,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57.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78.5亿元,税收收入24.5亿元,被评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连续4年被评为“二星级”产业集聚区;特色商业区入驻企业138家,累计实现营业收入52.3亿元,税收收入4亿元,成功晋升全省“一星级”服务业“两区”。
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十二五”末的4.5:44.1:51.4调整为3.1:31.6:65.3。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5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79.4%。人民路、交通路核心商圈持续繁荣,特色商业快速发展,以长申玉、澧南商业街为代表的新兴商圈经济逐步兴起,豫中南汽贸服务产业园和区内各专业市场发展态势良好,全区服务业纳税超千万企业4家、超五百万企业8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始终居全市首位。商贸物流、医疗器械、电子信息三大特色主导产业成为拉动区域经济跨越发展的新引擎。
涵养魅力 美丽源汇人民共享
“十三五”时期,源汇区紧抓“两改”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机遇,扎实推进城市“双修”工作,城乡基础设施全面完善,美丽源汇建设日新月异。该区先后投入资金3亿多元,大力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形成了“一路一特色、一巷一主题、一步一文化”的城建新格局。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大,城镇化率达到69.74%。坚持创文引领,累计改造整治老旧小区524个,新建、改建公厕62座,改造、整修主次干道12条、背街小巷726条;“两改”工作稳步推进,累计征收房屋35万平方米,建设安置房50万平方米。乡村环境不断改善,农村生活垃圾清扫保洁市场化运营实现全覆盖,所有行政村全部实现主街道硬化、亮化,村村通自来水,累计新建、改建农村公路90公里,新建、维修桥涵83座,改造农村危房334户,户厕改造17340户,成功创建8个省级“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示范村、8个市级“四美乡村”示范村、2个“美丽小镇”、6000户“五美庭院”。
源汇区始终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头等大事,集中力量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新增财力用于民生的比重、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连续5年超过80%。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社保体系更加完善。持续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24所,新增学位8070个,大班额、入学难问题逐步缓解;持续改善农村地区办学条件,加快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全面深化改革,源汇区在全市率先推行了“进了社区门、最多跑一次”改革,1288项审批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可办、一网通办”,601项即办事项实现一次办妥。源汇区人民医院及城区其他医疗机构加强与省、市级医院开展技术合作,空冢郭镇、问十乡、大刘镇医养综合体项目深入实施,医疗改革持续深化,分级诊疗和医联体建设加快推进,全区医疗卫生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持续建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大批文化大院、智慧书屋、乡村舞台等建成投用,“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群众创评活动深入开展,培育出活力翟庄、拥军马店、古韵半坡等21个特色文化村,城乡文明程度整体提升。
乘风破浪潮头立,扬帆起航正当时。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也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源汇区初步确立了“十四五”时期“一跃三高三提五突破”主要目标和“一中心一基地一融合” 战略定位,致力在 “十四五”时期全区综合实力实现大跨越,城镇化率、城乡居民收入、三产比重持续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产业集群发展水平、城乡人居环境、基础设施水平显著提升,现代产业体系、新型城乡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城乡公共服务体系、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建设全面突破,打造漯河市商贸物流和新兴服务业中心、河南省重要的智能制造基地以及河南省文旅融合示范区。
本版图片由源汇区委宣传部提供
2020年,福安市文化事业建设在克服疫情影响的同时,坚持守正创新,以文化、旅游、科技等融合发展为主线,以举办承办重大活动为载体,用好文化力量、做足文化文章,全方位展现五福新城城市形象。文化是旅游最好的资源,旅游是文化最大的载体,去年初受新冠
熟悉衡阳的人都知道,衡阳有湘江、蒸水和耒水“三江汇流”,勾勒出衡阳城市发展的基本骨架,也为未来城市发展空间提供参考。一座城市因水则灵,但在某些方面水系的存在也形似一座天然“鸿沟”,就比如蒸水河,仅仅一水之隔,东岸的房价要比西岸均价最高贵近千
来源:漯河日报-漯河名城网一贯低调的漯河,这次不低调了!各路“英雄好汉”,看过来!漯河放大招啦!高!薪!聘!大!咖!年底薪分别为:30万!60万!80万!心动了吗?你有能力,我有舞台!高薪就等你来!▼漯河市市场化选聘市属投融资公司高级经营管
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 仵树大 通讯员 张帆 张星近日,一位连续咳嗽、咯痰三个月的患者到漯河市郾城区商桥镇卫生院就诊。由于久治不愈,该卫生院向“郾城区医共体智慧分级影像平台”上传了患者的胸部DR影像资料。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
“三区四基地”领航高质量发展走前列 ——中站区委书记董红倜访谈录中站区委书记董红倜。核心提示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如何把徐州、扬州经验转化为发展动力?中站区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发展信心,突出科学谋划,强化战略支撑,实干苦干巧干,推
从省城太原向南驱车56公里,交城山国家森林公园内,林木茂盛,景观优美,世界珍禽、山西省省鸟褐马鸡栖息于此,千年古刹玄中寺坐落于深山幽谷之中。作为全国重点生态保护地区、全省林业大县的交城,不仅拥有美丽的山川植被和多种野生动物,地下也蕴藏了丰富
“三驾马车”跑出高质量发展“凤翔速度”市第十三次党代会赋予凤翔区“主动融入主城区,争当发展排头兵”的使命。凤翔区以项目建设为高质量发展第一引擎,聚力谋实项目奠基础、优化服务促提升、突破瓶颈强保障“三驾马车”,快推狠推项目建设,全力蹚出高质量
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垂钓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垂钓思路和垂钓思维,这些东西往往都是可以一句话让人有着醍醐灌顶的醒悟,而假传者往往是各种有名无实,故弄玄虚的一些伎俩。国内钓具饵料发展史,我认为其实是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一个缩影,从最初的简单
在我们的正常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有可能失眠,但是失眠也有它的轻重成程度,因为每一个人失眠的理由以及个人本身敏感状态也不同,所以对于不同程度的失眠方式,缓解方法也不同,下面让我们具体来看一看吧。失眠是怎么分类的?1、轻度。轻度的失眠是我们现实中
枕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普通的用品。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曾出现过草荐枕、木枕、玉枕、瓷枕、盐枕、琥珀枕、琉璃枕、藤枕、布枕等各种枕头。据《说文解字》解释,“枕,卧所以荐首者。从木,冘声。”其中,“荐”意指草或草垫子。据记载,上古社会先民通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