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9 23:22:37 | 浏览:630
笔者近日从河源市源城区委区政府获悉:近一两年来,该区多管齐下,大力开展环境整治,打造美丽宜居乡村,发展乡村旅游,奏响了乡村振兴交响曲。
2017年以来,该区出动人员约3.21万人(次),清理村巷道及生产工具、建筑材料乱堆乱放3343处17243吨;清理房前屋后和村巷道杂草杂物、积存垃圾5465处14414吨;清理沟渠池塘溪河淤泥、漂浮物和障碍物1710处17842吨。
拆除危旧房、废弃猪牛栏及露天厕所茅房1112间118150平方米;拆除乱搭乱建、违章建筑119处9921平方米;拆除非法违规商业广告、招牌1030处3660平方米。
完成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水体污染整治2836宗,农村生活垃圾坚持实行“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市处理”,达到“日产日清”。区财政每年投入经费 158万元用于农村生活垃圾运输,每村配备6—8名保洁员和1个垃圾中转站,全区28个行政村共有保洁员235名。积极推行雨污分流,完成生活污水处理站 4个,搬迁养猪场62户,清理生猪约1.6万头。打捞清理水浮莲、垃圾杂物、漂浮物、淤泥共492余吨,河道日常保洁得到加强。
2017年以来,该区加大资金向农村倾斜的力度,累计投入约3260万元,改造了52户农村危旧房屋,配置了一批电商服务站、农资废弃物回收站和封闭式垃圾屋,升级改造了一批村庄道路和休闲小公园,实现了村村通公交车。
结合美丽宜居乡村创建活动,源城区完成了埔前镇五个连片村的试点建设工程,累计完成约25公里村道的绿化种植、人行道铺设及篱笆安装等绿化美化改造,增设了220余处标识、标牌、标线,使村道沿线景观焕然一新。注重彰显具有客家文化特色的民居风貌,完成了28栋民居立面改造和 3个村小组的公共文化场所建设。
源城区将基层党建和综合整治及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同部署、同考核,切实压实省定贫困村第一书记责任,补齐配强新一届村“两委”班子,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助推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源泉动力。该区各村自发建立了一支由5—8人组成的村民志愿者服务队,带动村民积极参与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该区持续举办积极向上的文艺活动,2017年开展“送戏下乡”活动60余场次,大大丰富了乡村文化生活。该区上村村以上村广场为重心,利用600平方米的墙绘大力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以罗氏宗祠为依托,大力弘扬家训文化;以革命烈士罗焕荣为典型,通过墙绘、汇演和网络等形式广泛宣传其感人事迹,传承优良革命传统。
如今的源城,村容村貌持续改善,在美丽宜居乡村创建活动中,埔前镇坪围村率先华丽蝶变,成功被评为第五届全国文明村。
源城区依托巴伐利亚庄园、春沐源等重点景区的辐射带动,以和福寨、福源果场、东兴旺农场等骨干景点为支撑,眼下正在大力发展五村连片乡村休闲旅游业,并启动了坪围村中天玫瑰、埔前村稻香水驿田园综合体、双头村现代都市农业(樱桃番茄)示范项目、上村村红色旅游和文化祠堂等项目规划建设。一批批乡村精品旅游景点、线路业已开放或正在形成。
【全媒体记者】蒋才虎
【通讯员】黄赟 程学勇
【作者】 蒋才虎